近兩年,四川、重慶部分地區一直受干旱氣候影響,特別是在玉米大面積種植時節,嚴重影響了農民的耕作和除草劑的使用。除草劑廠家都出現了自己的同一種除草劑在降雨程度不同的縣市反映效果不一的現象。那么,怎樣使用除草劑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干旱條件的影響,并且安全的進行除草呢?
一、時間掌握:由于玉米苗后除草劑噴施后需要2~7個小時的吸收過程,在這2~7個小時中,藥效的發揮與溫度和空 氣濕度關系十分密切。在氣溫高、干旱的上午、中午或下午噴藥,由于溫度高,光照強,藥液揮發快,噴藥后一會兒藥液就會揮發,使進入雜草體內的除草劑的量受到影響,吸收量明顯不足,從而影響了除草效果;同時在高溫干旱時噴藥,玉米苗也易發生藥害。最佳噴藥時間是傍晚六點以后,因為這時噴藥,施藥后溫度較低,濕度較大,藥液在雜草葉面上附著的時間較長,雜草能充分地吸收藥液,最大程度發揮藥效,傍晚用藥也可顯著提高玉米安全性,不易發生藥害。
二、在噴玉米苗后除草劑時,好多人有個誤區,認為雜草越小,抗性越小,草越易殺死,其實不然,因為草太小了沒有著藥面積,除草效果也不理想。最佳的草齡是2葉1心至4葉1心期,這時雜草有了一定的著藥面積,雜草抗性也不大,除草效果顯著。
三、玉米苗后除草劑最佳的噴藥時間是玉米2~5葉期,此時玉米抗性高,不易出現藥害。5葉前可以整個田間噴霧,6葉后噴藥,要放低噴頭,圍著玉米噴,防止藥液灌心引起藥害。
四、如果是苗后莖葉處理劑,根據所使用除草劑的使用說明,兌水量一般用上限,見草噴藥,噴仔細,沒草就走,省藥省時效果好。
五、一般使用苗后除草劑的前后7天,嚴禁噴施有機磷類殺蟲劑,否則易發生藥害。菊酯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可以使用,但是噴藥時也不要和苗后除草劑混噴,比如:吡蟲啉或啶蟲脒不是有機磷類,但因為防治小害蟲需要噴心葉,如果混用噴心葉則易發生藥害,可分開噴:在前邊噴苗后除草劑,后邊緊跟著用吡蟲啉或啶蟲脒噴心葉。
六、雜草本身的抵抗力由于天氣高溫干旱,雜草自身的抗逆能力得到加強,為了防止體內的水分過量蒸發,雜草生長得并不那么水靈粗壯,而是生長得灰白、矮小,實際草齡都并不小。這些雜草大都全身布滿白色的小絨毛,來減少水分的蒸發。這樣噴施農藥時,藥液被這些小絨毛頂在雜草莖葉表面之上,雜草本身吸收得很少,自然就影響藥效的發揮,所以高溫干旱時不論施用什么藥,都應該在合理范圍內,加大噴施的藥液量,以不影響藥效的發揮。
北京中農科美 尹飛
2011.08.02